普惠金融是指立足机会平等要求和商业可持续原则,以可负担的成本为有金融服务需求的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提供适当、有效的金融服务。小微企业、农民、城镇低收入人群、贫困人群和残疾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是当前我国普惠金融重点服务对象。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有利于促进金融业可持续均衡发展,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助推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升级,增进社会公平和社会和谐。
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牢牢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防范化解各类金融风险,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领导。
——坚持人民至上。
——坚持政策引领。
——坚持改革创新。
——坚持安全发展。
重点工作
优化普惠金融重点领域产品服务
支持小微经营主体可持续发展。
助力乡村振兴国家战略有效实施。
提升民生领域金融服务质量。
发挥普惠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作用。
健全多层次普惠金融机构组织体系
引导各类银行机构坚守定位、良性竞争。
发挥其他各类机构补充作用。
完善高质量普惠保险体系
建设农业保险高质量服务体系。
发挥普惠型人身保险保障民生作用。
支持保险服务多样化养老需求
提升资本市场服务普惠金融效能
拓宽经营主体直接融资渠道。
丰富资本市场服务涉农主体方式。
满足居民多元化资产管理需求。
有序推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
提升普惠金融科技水平。
打造健康的数字普惠金融生态。
健全数字普惠金融监管体系。
着力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金融风险
加快中小银行改革化险。
完善中小银行治理机制。
坚决打击非法金融活动。
强化金融素养提升和消费者保护
提升社会公众金融素养和金融能力。
健全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
提升普惠金融法治水平
完善普惠金融相关法律法规。
加快补齐规则和监管短板。
加强政策引导和治理协同
优化普惠金融政策体系。
强化货币政策引领。
完善差异化监管政策。
用好财税政策支持工具。
积极参与普惠金融全球治理。
优化普惠金融发展环境
健全普惠金融重点领域信用信息共享机制。
强化农村支付环境和社会信用环境建设。
优化普惠金融风险分担补偿机制。
加快推进融资登记基础平台建设。
加强组织保障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强化监测评估。
推进试点示范。
加强组织协调。
内容来源《国务院关于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国发〔2023〕15号